新闻动态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Party Construction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Honor&Qualification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职工风采

职工风采

Employee demeanor

通知通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通告

警 钟 (2025年第一期) 国企高管跨界敛财毁掉人生

来源:纪检监察部    浏览次数:130    发布时间:2025-03-13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被告人岳海陆利用负责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职务之便,在项目管理、工程承揽、资金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所送现金人民币共计22万元……”今年6月10日,四川省江阳区城投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阳城投公司)原副总经理岳海陆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违法所得22万元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在进入江阳城投公司这家国企之前,岳海陆曾在当地一家民营企业摸爬滚打20多年,算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因而成为江阳城投公司的重点考察对象。然而,由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转变为国企管理人员后,岳海陆的思想没有跟着专业本领进步,反而将民企工作时形成的错误惯性思维带到了国企。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他的内心过度膨胀,思想毫不设防,行动屡屡跨界,最终掉进了贪腐的深渊……

生于1974年的岳海陆是重庆垫江人。大专毕业后,未及弱冠的他应聘到泸州市一家建筑类民营企业,做了20多年的建筑工程,逐渐成长为当地这一领域的青年专家。

年岁渐长,岳海陆发觉在民营企业“难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2014年,不惑之年的他成功应聘到江阳区公共住房投资有限公司(后变更为江阳区城投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担任现场管理员。

从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变为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起初几年,岳海陆发挥自己的经验和特长,工作成绩很显著,领导同事都对他加以肯定,他很快进入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行列。4年时间里,岳海陆就从一名现场管理员迅速成长为江阳城投公司的副总经理。

“岳海陆在建筑专业方面确实比较有能力。就工程项目而言,不管是在细节上的管理,还是宏观上的把控,都比较到位。”江阳城投公司主要负责人说,如果岳海陆对思想的把关能像在专业上一样严格的话,他也许就不会走入歧途。

事实上,从进入国企那一天起,岳海陆就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他将国企作为发挥聪明才智平台的同时,也将其视为个人敛财的抓手。

“一听说我要到国企工作,原来的一些合作伙伴就殷勤地找我勾兑关系。”岳海陆在民营建筑行业工作了20多年,当地不少包工头与他相熟。走上新岗位的岳海陆发现,“往日合作起来都很抠门儿”的包工头竟一个赛一个地大方起来,约他聚餐、娱乐的人络绎不绝。

岳海陆心里很清楚,那些包工头看重的并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到了国企后的平台和资源。但架不住“这种被人环绕、被人捧的心里快感”,他常常与那些包工头厮混在一起。

搭好桥梁、密切联系半年之后,包工头们的时机来了。2015年初,江阳城投公司建设当地某安置房项目,公司安排岳海陆作为项目业主方负责人。岳海陆利用职务之便,向承建方副经理打招呼,推荐劳务工头、“自己的朋友”黄某某在该项目中承揽水电安装劳务工程。项目结束后,为感谢岳海陆的关照,黄某某直接送给他现金5万元。

留置期间的岳海陆曾自我反思:面对如此轻易获取的钱财和红利,自己心理防线早已不知不觉松懈下来,认为帮朋友打点“招呼”、做点“推荐”无伤大雅,“工程项目反正都要找人干,哪个干都一样”。

黄某某的“成功经验”很快在同行中传开,当地包工头们纷纷找上岳海陆,提出要“与岳总合作”。明知道包工头们在给自己“下套儿”,但金钱欲望强烈的岳海陆几乎想都没想,就纷纷答应了所谓的合作请求。

事实上,岳海陆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合法,但他错误地认为“我没有让国有资产流失,没有给公司造成损失,更没为中标的直接管理对象增加经济负担”,“以后就算被拎出来,也有借口为自己开脱”。

在这一心理驱使下,2016年,岳海陆以同样的方式推荐赵某承揽了该安置房项目的楼栋内墙涂料工程。赵某承揽到工程后,邀请岳海陆“以干股形式合作”,岳海陆答应了,并欣然接受了赵某送出的“获利分红”5万元。

2018年,岳海陆故技重施,通过他的暗箱操作,泸州某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顺利承揽了江阳区某国有投资项目的混凝土工程。工程完工后,岳海陆收受了该公司生产部经理王某10万元现金。在该项目中,岳海陆还为劳务班头万某、家具公司周某提供帮助,分别收受两人各1万元的感谢费。

金钱纷至沓来,但岳海陆的内心并不安稳。特别是监察法明确将非党员纳入监察对象范围后,他更加心神不宁。2019年10月,江阳区纪委监委向岳海陆了解该区标准化厂房项目相关情况时,惶惶不可终日的岳海陆再也熬不住了,主动向工作人员交代了自己涉嫌受贿的违法犯罪问题。

“年近半百,好不容易奋斗到国有企业管理岗位,怎么就自甘堕落,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反面典型?”接受监察调查期间,岳海陆如梦方醒,自己之所以有恃无恐、肆无忌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认为“自己不是中共党员,党规党纪管不着自己”“根子上,还是源于对国家法律的无知和藐视”。

“长期在私企里面干,法律意识很淡薄、很缺乏……现在才感到自由的可贵,如果失去了自由,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被采取留置措施后,岳海陆深深懊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几年贪腐路,岳海陆最终什么也没得到,反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难以言说的无尽伤痛。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弄清楚富贵难尽头、物欲无止境、党内有规矩、人际有底线的道理,做到心有所守、身有所循、行有所止,做人不逾矩、办事不妄为、用权不违规,不越纪律底线,不踩规矩红线,“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始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加强纪律教育,养成纪律自觉》(《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十六,正是初秋时节,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夜游。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他们一边饮酒,一边吟唱。明月挂在天上,水光连着天际,白雾横贯江面,小船如同一片苇叶般在水中漂浮,任由清风和水流带着它,越过茫茫的江面。

夜游赤壁后,苏轼挥笔写下《前赤壁赋》,由众人月下泛舟的舒畅惬意,写到“吹洞箫者”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悲叹,最终落笔于自己旷达豪放的回应。其中最为深刻隽永的,莫过于这一段,“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漫游赤壁之时,正是苏轼被贬黄州、极度失意之际,可他却写出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流传千古的超然之作。“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何等高尚的品德。对于功名利禄、财富物质,对于曾经拥有的荣耀,甚至所遭受的种种坎坷,他都看得很淡。在他看来,天地之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他在意的,唯有眼前的清风明月,山川江河,而这让他获得了一种更自由、更纯粹的愉悦。

这样的理念,贯穿于苏轼为官从政的生涯中。他曾专门作《六事廉为本赋》,认为清廉是善良、能干、恭敬、正直、守法、明察等“六事”的根本,告诫同僚也告诫自己“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无论得势还是失意,无论身在朝堂还是被贬流放,无论是他留下的诗词文章,还是他的从政行迹,都坚守着初心,充盈着正气,保持着操守。去世前,苏轼写下“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这正是他一生在人格气节上的追求。

清康熙年间,河东盐运使张鹏翮在完成运城城池重修工程后,赶赴郏县拜谒苏轼、苏辙兄弟墓冢。他十分崇拜苏轼,不仅为其文章,更为其一毫莫取、以不贪为宝的高尚情操所折服。与尔同清,张鹏翮始终将廉洁视为做官的首要,强调“居官要守得穷秀才本色,庶无贪念”。他为官几十年,“终身一茧衾;食无兼味,亦无田庐”,病逝后,家中“四壁空虚”,只有“竹楼数间,荒田数亩”。

古往今来,历史的舞台上,无数人物次第登场,但无论岁月怎样流转,那些胸怀爱国爱民之情,有担当、有气节、有情怀、有底线的志士,终将名留青史。张鹏翮曾在二苏墓前赋诗两首,“春流不尽忠魂恨,万壑涛声涨绿波”,正是他与苏轼跨越时空的对话。穿越数百年,张鹏翮于千万人中寻得知己,惺惺相惜。而在张鹏翮之后的岁月里,他的清廉气节、高尚情操也为后人所铭记、传扬、奉行。

在中华文化中,气节与操守,一直为先贤所格外关心重视。孔子首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认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的弟子颜回“箪食瓢饮,不改其乐”,这种“孔颜乐处”,奠定了中国人寻求道德之乐、培育人格之美的精神追求。他们向往清白高洁的心灵,清廉自守的气节,洁身自好,克己慎独,用坚强的道德意志砥砺自己、磨练自己、成就自己。这样重德尚廉的正气与节操,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成为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1921年7月,上海兴业路76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开启了跨世纪的伟大航程。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下成长,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党章明确要求,党的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共产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甘于清贫,这是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员的党性所决定的。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人们曾用这样一副挽联,感怀孔繁森对西藏的深情。

孔繁森两次参与援藏,在西藏工作了十年。工作中,他对公家的财物从不贪一分,反而拿自己的工资四处助人。他的生活极其节俭,许多衣服打着补丁,吃的经常是白饭就榨菜,工作一忙,开水泡馒头和方便面也是常有的事。

孔繁森去世后,人们在料理他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孔繁森是清贫的,同时也是富有的——他拥有一名共产党员最高尚的境界与情怀,拥有人民群众对他最深厚的敬意与情谊。

在一百多年的征程中,从方志敏的《清贫》、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到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谷文昌“不许沾公家一点油”,再到王继才对“蛇头”的金钱诱惑一口拒绝、高德荣“别人的钱一分一厘也不能用”,一代代共产党员心中装着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淡泊名利、不慕富贵、坦荡无私、严守底线,用实际行动展示着坚强党性、远大理想、博大胸怀、高尚情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党的二十大将“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强调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等关系,一心为公、坦荡做人、谨慎用权;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转载人:刘杉  审核人:田建明





版权所有:信电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ICP备17017201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029-87893532 878848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浐灞三路753号